游泳池的池水自流到設備,處理后的清水經水泵送到池中。水處理過程中,水泵在主機的后面。當地面或水面的同層沒有空間設置機房時,可作機后泵系統,即地下機房,但必須滿足機房地面低于池水面4.5米以上。泳池水處理方案選擇:
一、首先確定機型的大小 :
總水量、 循環周期、 每小時的處理水量、然后查表1確定機型。再查表2、表5,得出機型各部分尺寸。
二、 采用何種循環系統
1、機前泵系統
水泵直接由泳池(湖水)回水口吸水,處理后的清水自流到泳池(湖水)。水處理過程 中,水泵在主機的前面。當出現以下三種情況時,可采用機前泵系統①機房地面與水面等高。②機房地面高于池水面。 ③機房地面低于水面但小于1.5米。①和②需要設置比池水面低600的泵坑。機前泵系統最簡單,只需幾臺水泵、一臺主機、一套消毒系統和加系統(室外池和 湖水不需加),占地面積小,投資少、安全可靠、運營用低。此為推薦系統。 按傳統的設計,往往把機房放在地下,其原因是傳統壓力罐水處理系統設備占地面積過大,在地面很難找到這么大的面積作為機房所致。而系統機房面積很小,只要 與土建很好的配合,完全沒有必要建在地下。
2、機后泵系統
池水自流到設備,處理后的清水經水泵送到池中。水處理過程中,水泵在 主機的后面。當地面或水面的同層沒有空間設置機房時,可作機后泵系統,即地下機房,但必須滿足機房地面低于池水面4.5米以上。機后泵系統的第一個設備是 流量自動調節啟閉器(用作停電時自動關閉和電壓不穩時隨時自動調節流量),然后是主機、曝氣平衡吸水箱(選用請參照曝氣平衡吸水箱型號尺寸表)、水泵、換 器和消毒設備。同時機房內需要設置集水坑和排污泵(排污量不宜過?。?。此系統設備多于機前泵系統,投資也高于機前泵系統,地下機房陰暗潮濕,通風、排水不 如機前泵系統方便。
3、機前機后泵系統
池水經水泵抽到設備,處理后的清水再經水泵送到池中。水處理過程中,水泵需在主機的前面和后面分別設置。當機房地面低于水面在1.5~4.5米時,可采用機前機后泵系統。此系統是在機后泵系統中增加了一倍同樣的水泵。所以除非很特殊的情況,請避采用此種循環系統。
三、循環水泵的選型
本系統為水力自動化水處理系統,為重力式系統,需要的水泵揚程較低,一般6左右即 可,故應選取經過切割葉輪一到二次的低轉速水泵,水泵的轉速1450轉。選用單級低轉速臥式離心水泵為宜。 水泵臺數一般不少于3臺,按開二備一選取。水量較小的機型可選用兩臺,按開一備一選取。水量較大的機型可選用4、5、6臺水泵,按23工作,13備用考 慮。 水泵的流量按循環流量除以水泵臺數確定。
四、型、系列的選用
當機房高度或面積達不到-型水處理機的要求時可選用-型或-系列水處理機,外形尺寸 可從表2中查到。-、-型屬全塑密閉微壓系統,為解決水的呼吸問題必須設置一臺吐故納新器(曝氣平衡吸水箱)才能達到與-型水處理機相同的處理效果。-、 -型系統的流程水池—流量調節器—吐故納新器—水泵—主 機—消毒—水池。
五、機后泵系統和機前機后泵系統機房集水坑的設計
當采用機后泵系統或機前機后泵系統,設備反沖洗水無法直接排出設備機房時,需在設備 機房設集水坑。 集水坑中須設置排污泵和自動排水裝置及高水位報警裝置,排污泵宜采用2臺或2臺以上,按開一備一或開一備二設計。自動排水裝置應在低水位時啟動,高水位時 報警,低于低水位時停止。
六、系統在河湖及景觀水處理中的設計選用
在河湖及景觀水處理中采用系統時,根據水量和循環周期查表1確定機型。然后再選定采 用何種循環系統,循環系統跟泳池系統的循環方式一樣,分為機前泵系統,機后泵系統及機前機后泵系統。當然首選機前泵系統,避采用后兩種系統。 當系統用于河湖及景觀水處理時,需在河湖及景觀水池中形成模擬自然河流的上游和下游,水從河湖及景觀池的一端(下游)進入水處理機房,經處理后的水流進池 的另一端(上游)。在下游水泵吸水口處必須設置格柵和格網,以防止樹葉或其他雜物進入水泵及水處理設備,并設置能定期除去格柵攔截的雜物的裝置。
七、消毒系統的設計
泳池和河湖景觀水體的殺菌消毒,長期以來存在著誤區,主觀認為只要對水體進行一次殺 菌消毒就可以了,忽略了長效殺菌消毒作用,因此使用了臭氧、紫外、電磁波等瞬時殺菌消毒的辦法。對后期水的污染和藻類的扼制沒有考慮,所以不可能達到預期 的處理效果。水處理專家王清熙先生提出了水的疫力的概念(請參閱《論河湖水處理》等論文),很明確地闡述了水的疫力的概念及其不可忽視的作用。當今世界上 能稱得起給水以疫力的殺菌消毒劑只有氯和氯的制劑,以及導入銀、銅離子,再沒有其他的辦法(而河湖又不允許導入銀、銅離子),所以液氯和氯的制劑是最好的 即能殺菌又能保持長效疫力的消毒劑,因此在一般情況下建議首選液氯,其次是氯的制劑。否定氯的長效殺菌作用是不科學的,也是對人類十分有害的。 液氯只是一種強氧化劑,既不燃燒又不爆炸,相對于煤氣、液化氣、乙炔氣、甲烷、汽油、煤油等要安全的多。對液氯的恐懼是不正當的,當然思想麻痹也是不正確 的,因此設計要重視加氯間的排風。
八、加氯間的設計
加氯間放在水處理機房的一角,用玻璃隔斷,外開木門(2000寬)。500鋼瓶,空 間為2500X2500X2000,磅秤坑為1500X1300&X150;40鋼瓶,空間為2000X2000X2000,磅秤坑為 1000X800X150。設磅秤坑的目的是便于滾推氯瓶上秤。 排風口設在高于地面300處,設排風扇,排風不小于15次。 普通照明,加氯不用電。